拼音zhǐ gāo qì yáng
注音ㄓˇ ㄍㄠ ㄑ一ˋ 一ㄤˊ
解释走路时脚抬得很高;神气十足。形容得意忘形的样子。
出处先秦 左丘明《左传 桓公十三年》:“莫敖必败,举趾高,心不固矣。”
例子但是那种趾高气扬的神情总嫌有些不够大方罢。(闻一多《复古的空气》)
辨形“趾”,不能写作“指”、“志”;“扬”,不能写作“阳”。
辨析见“踌躇满志”。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状语;含贬义。
歇后语大雁飞东南;孔夫子上树;树顶奏唢呐
谜语树顶奏唢呐
感情趾高气扬是贬义词。
繁体趾高氣揚
近义不可一世、得意忘形、目空一切
反义妄自菲薄、卑躬屈膝、奴颜婢膝
英语go to one's head(to be made vain or conceited by success; hold one's high; hold one's head high; be on one's high horse )
俄语горделивый(с горделивым видом)
日语鼻息(はないき)が荒(あら)い,意気揚揚(いきようよう)としている
德语die Nase hochtragen(arrogant sein)
法语se pavaner(air orgueilleux,hautain,présomptueux)
1、 一有成绩,他在同学面前就趾高气扬了。
2、 小刚在学习上刚刚取得一点儿成绩,就趾高气扬起来,让人很反感。
3、 他一点也不谦虚,取得一点小成绩就趾高气扬.
4、 有些人稍稍涉猎一些学识的境域便趾高气扬,不可一世,飞扬跋扈。
5、 在敌占区,那些趾高气扬的家伙,不是鬼子,就是汉奸,老百姓哪敢抬头走路。
6、 她趾高气扬,也许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