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íngérgōngzhī

鸣鼓而攻之


拼音míng gǔ ér gōng zhī

注音ㄇ一ㄥˊ ㄍㄨˇ ㄦˊ ㄍㄨㄥ ㄓ

解释比喻宣布罪状,遣责或声讨。

出处《论语·先进》:“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例子陈立德《前驱》:“谁要敢反对共产同志,吾侪当鸣鼓而攻之!”

用法作谓语;指公开声讨。

感情鸣鼓而攻之是中性词。

繁体鳴皷而攻之

近义鸣鼓而攻

英语sound the call for attack(convict and denounce in public)

鸣鼓而攻之造句更多∨


1、他作恶多端,群众鸣鼓而攻之。

2、他们大造舆论,为主子上台鸣鼓而攻之。

3、上系于天而犯日,故鸣鼓而攻之,胁其本也。

4、一直等到楚军完全准备好之后,宋襄公才鸣鼓而攻之。

5、对于这些耻辱,如果听之任之而不鸣鼓而攻之,则是我们全社会的耻辱。

6、(冉求)“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7、倘若连“小子鸣鼓而攻之”的声音也哑下去了,事情恐怕就完全不可

鸣鼓而攻之:成语接龙顺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