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āi gǎn wán yàn
注音ㄞ ㄍㄢˇ ㄨㄢˊ 一ㄢˋ
解释哀:悲哀;感:感动;顽:愚拙;艳:慧丽。悲痛的情调使愚顽无知的人和聪明俊美的人同样受到感动。后转用以评述艳情作品。谓文辞既哀婉感伤;又古拙绮丽;深切感人。
出处三国 魏 繁钦《与魏文帝笺》:“咏北狄之遐征,奏胡马之长思,凄入肝脾,哀感顽艳。”吕延济注:“顽钝艳美者皆感之。”
例子这封信却是骈四骈六的,足有三千多字,写得异常的哀感顽艳。(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十一回)
正音“艳”,不能读作“yán”。
辨形“哀”,不能写作“衰”、“衷”。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状语;形容作品哀怨、感伤。
感情哀感顽艳是中性词。
繁体哀感頑艷
近义哀恸顽艳
英语to touch the wise and move the dull as well
1、名曲《梁山伯与祝英台》,哀感顽艳,凄婉动人。
2、尚兄,好词啊,不过此词尽是柳永的哀感顽艳,情真意切,痛彻肺腑,令人不忍卒读的感觉,让人倍感离愁,尚兄能否再来一首。
3、旋律是那样撩人心弦,歌词是那样哀感顽艳……
4、文侯站立身后,亦不禁哀感顽艳,悲不自胜。
5、冷艳、凄美而伤感,那种哀感顽艳、醉石点头的感觉充斥在每一个章节甚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