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é

不绝如缕


拼音bù jué rú lǚ

注音ㄅㄨˋ ㄐㄩㄝˊ ㄖㄨˊ ㄌㄩˇ

解释绝:断;缕:细线。似断未断;像只有一根细丝维系着。比喻情势危急。后也比喻技艺等方面继承人稀少;也形容声音微弱;但未中断。原作“不绝若线”。

出处宋 苏轼《前赤壁赋》:“馀音袅袅,不绝如缕。”

例子音乐会上,演员的歌声不绝如缕。

正音“缕”,不能读作“lóu”。

辨形“绝”,不能写作“决”。

用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用于声音、书信、情绪等。

谜语春蚕到死丝方尽

感情不绝如缕是中性词。

繁体不絶如縷

近义岌岌可危、危如累卵

反义牢不可破、安如泰山

英语almost extinct(very precarious like a thread going to break)

不绝如缕造句更多∨


1、余音袅袅,不绝如缕。余音绕梁三日犹未尽。

2、正是由于俗赋自身的不绝如缕,故南北朝以后,俗赋仍继续发展。

3、许多古老的民间艺术,代代有传人,不绝如缕

4、对你的思念象袅袅的轻烟不绝如缕,对你的祝福是潺潺的小溪伴随一生一世。

5、此后的二十多年,强调农业重要性的言论可谓不绝如缕俯拾即是,及至今日强调到了言尽其辞无以复加的程度,似乎与

不绝如缕:成语接龙顺接


    无法找到符合条件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