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ànglàngxínghái

放浪形骸


拼音fàng làng xíng hái

注音ㄈㄤˋ ㄌㄤˋ ㄒ一ㄥˊ ㄏㄞˊ

解释放浪:放纵;不受拘束;形骸:人的形体、形迹。指行为不受世俗礼法的约束;旷达豪爽。

出处《晋书 王羲之传》:“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例子惟有与宝在一起,他才可以忘却自己的身份,放浪形骸,领略“人贵适意”的真趣。(高阳《玉座珠帘》上册)

正音“骸”,不能读作“hài”。

辨形“形”,不能写作“行”。

辨析放浪形骸与“放荡不羁”有别:放浪形骸只用于人;形容人的气质、风度、行为;一般不作状语;“放荡不羁”用于人;主要指行为;也可用于其他事物;如河水;狂风等;常作状语。

用法动宾式;作谓语、定语;形容人很放荡。

感情放浪形骸是中性词。

近义放荡不羁、倜傥不羁

反义循规蹈矩、规行矩步

英语unrestrained

放浪形骸造句更多∨


1、雷声在秋分的接口收敛起往日的放浪形骸,在九月里慢慢变得沉寂,温驯。

2、他从不与那些放浪形骸的人打交道。

3、三国时魏的嵇康、阮籍优游竹林,放浪形骸,是有他们的特定的政治原因的。

4、生活中很多画家放浪形骸,不修边幅。

5、画家往往在生活中放浪形骸,不修边幅。

6、罗达放浪形骸,一如既往,愉快而热情。

7、他们在

放浪形骸:成语接龙顺接


    无法找到符合条件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