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fāng wài zhī shì
注音ㄈㄤ ㄨㄞˋ ㄓ ㄕˋ
解释方外:世外。指言行超脱于世俗礼教之外的人。后指僧道等出家人。
出处《晋书·阮籍传》:“阮籍既方外之士,故不崇礼典。”
用法作宾语;指僧道。
感情方外之士是中性词。
近义方外之人
1、在唐时,不论百姓官员或是方外之士,无不以在长安定居为荣。
2、不过知道是一回事,接受又是另外一回事,身为方外之士,对男女礼教并没有世人那般看重,但数百年的变化过于巨大,张宇初需要时间。
3、韩成责问那位方外之士,又责令他再次施了一次堪称完美的蛊术。
4、身为方外之士,帝王诏令完全可以置之不理,不过张宇初却没有丝毫的犹豫,不为自己与成祖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