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fù jī zhī lì
注音ㄈㄨˋ ㄐ一 ㄓ ㄌ一ˋ
解释缚:捆、绑。捆绑一只鸡的力量。形容体力很弱。
出处明 天然痴叟《石点头》:“平日只会读书写字,刺绣描花,手无缚鸡之力。”
例子平日只会读书写字,刺绣描花,手无缚鸡之力。(明 天然痴叟《石点头 侯官县烈女歼仇》)
正音“缚”,不能读作“bó”。
辨形“缚”,不能写作“搏”。
用法偏正式;作主语、宾语;常与手无连用。
感情缚鸡之力是中性词。
繁体縛鶏之力
近义力不能支、绵力薄才
反义回天之力、拔山扛鼎、拔鼎之力
英语strength for binding a chicken
1、他大病初愈,手无缚鸡之力。
2、他是个手无缚鸡之力的白面书生。
3、新时代的知识分子已不是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弱书生,而是能文能武的脑力劳动者。
4、他久病在家,已骨瘦如柴,无缚鸡之力了。
5、他是个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弱书生,怎么会去杀人呢?
6、一书生饱读诗书,但手无缚鸡之力,有人问他今生最珍惜的东西是什么,他却说是四支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