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hú yí bù jué
注音ㄏㄨˊ 一ˊ ㄅㄨˋ ㄐㄩㄝˊ
解释狐疑:狐性多疑;犹豫;决:决断。像狐狸那样多疑虑而拿不定主意。比喻同事犹犹豫豫;拿不定主意。
出处南朝 宋 班固《后汉书 刘表传》:“表狐疑不断,乃遣嵩诣操,观望虚实。”
例子县官听说,也自狐疑不决起来,暗想道:这事倒是我认错了?(明 东鲁古狂生《醉醒石》第三回)
正音“狐”,不能读作“gū”。
辨形“狐”,不能写作“弧”;“决”,不能写作“绝”。
用法补充式;作谓语;含贬义。
感情狐疑不决是贬义词。
繁体狐疑不決
近义犹豫不决、忧柔寡断
反义当机立断
英语undecided(be indecisive in one's mind)
1、他优柔寡断,做事常常狐疑不决。
2、我军兵临城下,令守城敌军前来谈判投降,他们却狐疑不决。
3、他做事优柔寡断,狐疑不决,常常坐失良机。
4、听了他的汇报,经理自己也狐疑不决起来,暗想道:难道这是我错怪了他吗?
5、事到如今,你不能再狐疑不决了。
6、你要就随我来,不要就快些和新娘子拜堂成亲。男儿汉狐疑不决,别遗终身之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