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lóng yù shàng bīn
注音ㄌㄨㄥˊ ㄩˋ ㄕㄤˋ ㄅ一ㄣ
解释亦作“龙御上宾”。《史记·封禅书》:“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鼎既成,有龙垂胡涘下迎黄帝。黄帝上骑,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馀人,龙乃上去。”后因用“龙驭上宾”为皇帝之死的讳饰语。意为乘龙升天,为天帝之宾。
出处《史记·封禅书》:“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鼎既成,有龙垂胡涘下迎黄帝。黄帝上骑,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馀人,龙乃上去。”
例子盖有意大用,未几而龙驭上宾矣。明·李东阳《张公墓志铭》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皇帝死的讳饰语。
感情龙驭上宾是中性词。
繁体龍馭上賓
近义龙御上宾
1、讵意大行皇帝皇嗣未举,一旦龙驭上宾,凡食毛践土者,莫不吁天呼地。
2、如今一旦龙驭上宾,悲痛之情,可想而知。
3、公元1620年,御宇48年的明神宗万历皇帝龙驭上宾。
4、端敬皇后去世不久,即翌年正月初七,顺治皇帝龙驭上宾,后世纷传,他削发披缁,皈依净土,遁迹五台山。
5、各位臣工,皇子年纪尚幼,父皇龙驭上宾,只需按照章程办事即可,登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