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nán jú běi zhǐ
注音ㄋㄢˊ ㄐㄨˊ ㄅㄟˇ ㄓˇ
解释枳:落叶灌木,味苦酸,球形。也叫枸橘。南方之橘移植淮河之北就会变成枳。比喻同一物种因环境条件不同而发生变异。
出处《晏子春秋·内篇杂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例子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25卷:“名谓南橘北枳,便分两等,乃风俗之不等也。”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感情南橘北枳是中性词。
1、南橘北枳,说明环境对人的成长很重要。
2、古人说的,南橘北枳,马上就要被改写了。
3、张平道,南橘北枳的道理,大人改听过吧,滇黔不是齐鲁,这是个难以治理的地方,那位总督的新政很快会失败。
4、千邛之地有大泽,覆宛越属州,分南橘北枳,盛阳江大水,通九州河系,盘萦三山外,泱泱八百里。
5、看来,南橘北枳可能是土壤的问题。
6、
无法找到符合条件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