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èishèngwàizhǔ

内圣外王


拼音nèi shèng wài zhǔ

注音ㄋㄟˋ ㄕㄥˋ ㄨㄞˋ ㄓㄨˇ

解释指一方面具有圣人的才德,一方面又能施行王道。这是道家的政治思想。

出处先秦 庄周《庄子 天下》:“是故内圣外王之道,暗而不明,郁而不发,天下之人,各为其所欲焉,以自为方。”

例子明·李贽《四书评·大学》:“真正学问,真正经济,内圣外王,具备此书。”

用法联合式;作宾语、定语;指古代修身为政的最高理想。

感情内圣外王是中性词。

繁体内聖外王

内圣外王造句更多∨


1、 但在经世致用方面,湖湘学派竭力避免了传统儒家内圣外王理论的缺陷,表现出独特的经世风格。

2、 他的人格是所谓“内圣外王”的人格。

3、 君子之立志也,有民胞物与之量,有内圣外王之业,而后不忝于父母之所生,不愧为天地之完人。曾国藩

4、 坚持“内圣外王”之道是达成企业领导者魅力的必备法则。

5、 传统的圣人观是内圣外王,自然与名教兼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