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sān zú dǐng lì
注音ㄙㄢ ㄗㄨˊ ㄉ一ㄥˇ ㄌ一ˋ
解释鼎:古代烹煮的炊器;圆形;三足;两耳。像三条腿的鼎那样立着。比喻三方分立的局面。
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窦融传》:“欲三分鼎,连衡合从,也宜以时定。”
例子咱们应该齐心协力地联合搞这个项目,不应该像过去那样三足鼎立。
正音“足”,不能读作“zhú”。
辨形“立”,不能写作“力”。
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定语;比喻三方对立。
感情三足鼎立是中性词。
近义鼎足三分、鼎足之势
反义不打自败
英语a situation of tripartite confrontation
1、 古时的魏、蜀、吴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
2、 五环旗下再相聚,四年一度不眠夜,三足鼎立争第一,二话不说拿金牌,一举夺魁名天下!五四三二一,奥运倒计时,祝福要及时,奥运会,中国荣耀时。
3、 此外,政府管制政策是不是得当也决定着三足鼎立是否能持续.
4、 通俗文化,精英文化,官方意识形态文化三足鼎立,各领风骚。
5、 现在的局势是三足鼎立、各不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