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ōuzhīsāng

收之桑榆


拼音shōu zhī sāng yú

注音ㄕㄡ ㄓ ㄙㄤ ㄩˊ

解释《后汉书 冯异传》:“始虽垂翅回溪,终能奋翼黾池,可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谓初虽有失,而终得补偿。后以“收之桑榆”谓事犹未晚,尚可补救。

出处《后汉书·冯异传》:“始虽垂翅回溪,终能奋翼黾池,可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例子鲁迅《<华盖集>后记》:“这于我是很不好的,所以赶紧订正宁此,庶几‘收之桑榆’云。”

用法作宾语、定语;常与“失之东隅”连用。

感情收之桑榆是中性词。

繁体収之桑榆

近义亡羊补牢

收之桑榆造句更多∨


1、事先败而后成,曰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事将成而终止,曰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2、古人云:“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也就是这个道理。

3、“失之东篱,收之桑榆”是一句放之于行销领域同样适用的古老谚语。

4、除了“坐树不言”、“披荆斩棘”、“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外,还有“畏天知命”、“以逸待劳”等成语也和这位大树将军有关。

5、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收之桑榆:成语接龙顺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