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sì shí zhī qì
注音ㄙˋ ㄕˊ ㄓ ㄑ一ˋ
解释本指一年四季的气象,后以“备四时之气”喻指人的气度弘远。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谢太傅绝重褚公,常称褚季野虽不言而四时之气亦备。”
例子唐·李白《任城县厅壁记》:“季野备四时之气,士元非百里之才。”
用法作主语、宾语;用于书面语。
感情四时之气是中性词。
繁体四時之氣
1、 四时之气,常如初春,寒止于凉,暑止于温。
2、 斗柄所指,四时之气,随之而转,以此九星之气,下施于地,发生万物。
3、 风却怕他怎的!此乃天象四时之气,有何惧哉!
4、 制之以财,用之以礼,丰年不奢,凶年不俭,素有蓄积,以储其后,此治人之道,不亦合於四时之气乎?
5、 所谓春山艳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秋山明净而如淡,冬山惨淡而如睡,此四时之气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