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wéi wèi jiù zhào
注音ㄨㄟˊ ㄨㄟˋ ㄐ一ㄡˋ ㄓㄠˋ
解释指攻击敌人后方;迫使进攻的敌人撤回兵力的战术。魏、赵:战国时的国名。
出处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30回:“曹军劫粮,曹操必然亲往;操即自出,寨心空虚,可纵兵先击曹操之寨;操闻之,必速还。此孙膑‘围魏救赵’之计也。”
例子倘用围魏救赵之计,且不来解此处之危,反去取我梁山大寨,如之奈何!(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六十四回)
辨形“魏”,不能写作“味”。
用法连动式;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军事。
谜语孙膑救邯郸
感情围魏救赵是中性词。
繁体圍魏捄趙
近义声东击西
反义围城打援
英语save the Zhao by besieging the capital of the Wei
1、围魏救赵”的故事,我小学二年级时便知晓了。
2、只有善于运筹帷幄,才能决胜千里,以围魏救赵的计策打败敌人。
3、李向阳采取围魏救赵的办法,三进山城,敌人被打得心惊肉跳,不得不撤回进攻根据地的部队。
4、运动战可实行避强打弱,围魏救赵等战术。
5、这两部分是“围魏救赵”的重要铺垫,充分反映了孙膑超群的军事指挥才能和精深的用兵计策
无法找到符合条件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