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xī bīng bà zhàn
注音ㄒ一 ㄅ一ㄥ ㄅㄚˋ ㄓㄢˋ
解释兵:打仗。停止或结束战争。
出处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22卷:“只为宋朝南渡以后,绍兴、淳熙年间,息兵罢战,君相自谓太平,纵情逸乐。”
例子清·陈忱《水浒后传》第12回:“情愿招为驸马,两家息兵罢战。”
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指停战。
感情息兵罢战是中性词。
近义休兵罢战
1、 后唐虽然建国,但后梁尚存,后梁提出双方息兵罢战,划河为界的主张。
2、 如此情势之下,又岂可仅靠儒门说教,就让黄巾息兵罢战?
3、 上任伊始,张学良决心息兵罢战,集中全力建设东北。
4、 不如请罪求和,息兵罢战,方为上策。
5、 陛下,臣昏了头,一心想息兵罢战,求得太平,才有了此等想法。
6、 我和周展倒是有些交情,怎么,你想让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