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yú rén zhī lì
注音ㄩˊ ㄖㄣˊ ㄓ ㄌ一ˋ
解释渔人:比喻第三者。比喻双方争执不下,两败俱伤,让第三者占了便宜。
出处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16卷:“他日可以在里头看景生情,得些渔人之利。”
例子毛泽东《反对投降活动》:“以待时机一到,就策动所谓太平洋调停会议,借收渔人之利。”
用法偏正式;作宾语;含贬义。
感情渔人之利是贬义词。
繁体漁人之利
近义渔翁得利
英语profit at other's expense
1、楚弓楚得,我们两厂,可以竞争,但不能让外人得渔人之利。
2、师:对,置身事外,坐山观虎斗,以收渔人之利,是英国一贯的外交策略,但这一政策在20世纪初却被放弃,为什么?
3、你们二虎相争,两败俱伤,不是让别人坐收渔人之利吗?
4、“倘中邦人不自爱惜,自暴自弃,则鹬蚌相持,转为渔人之利,那时始悟兄弟不和外人欺,国人不和外邦欺,悔之晚矣。
5、我的目标是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