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秉公判断。
英arbitration;
⒉ 官府判决。
例(以私商为第一步,公断为第二步)
⒊ 由非当事人仲裁。
例根据几方面报告进行公断。
⒈ 由第三者进行裁决的行为或实例。
例被联盟中温和的公断结合在一起。
英umpirage;
⒈ 秉公判断。
引郑观应 《盛世危言·日报》:“如有无端詆毁、勒诈财贿,祗準其禀明上司委员公断,以存 三代 之公。”
张天翼 《脊背与奶子》:“祥大嫂子 在数说着 任三嫂 的罪状。她用了很多重复的句子,一直说到 任三嫂 抓回来。她要请族人当了祖宗的面公断。”
⒉ 官府判决。
引《老残游记》第十四回:“赎身一事又分两层:以私商为第一步,公断为第二步。”
⒈ 秉公判断。
引《老残游记·第一四回》:「就托齐河县替他当堂公断一下,仍以私了结局。」
⒉ 公家判断。
例如:「公事公断」。
1、对我们个人的错误,我们是最不可靠的公断人;因此我们只能用在朋友面前坦白错误来解脱那由于我们所犯的错误而引起的良心的苛责。而那重如泰山压在我们身上的过失,在他们看来也不过是轻似鸿毛而已。
2、此事法官自有公断,不容他在法庭强词夺理,狡辩耍赖!
3、尽管在封建社会也有不少"两袖清风,秉公断案"的清官,但他们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社会的追求目标。
4、公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