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置备供品对神佛或祖先行礼,表示崇敬并祈求保佑。
英offer sacrifice to gods or ancesters;
⒈ 祀神供祖的仪式。
引《史记·白起王翦列传》:“死而非其罪, 秦 人怜之,乡邑皆祭祀焉。”
汉 王充 《论衡·解除》:“祭祀无鬼神,故通人不务焉。”
唐 柳宗元 《监祭使壁记》:“圣人之於祭祀,非必神之也,盖亦附之教也。”
《红楼梦》第九四回:“除了祭祀喜庆,无事叫他不用到这里来。”
艾芜 《都江堰的神话故事》:“李冰 父子的庙宇,巍然建立在 岷江 岸边 玉垒山 上,享受人民的祭祀。”
⒈ 祭神祀祖的泛称。
引《史记·卷七三·白起王翦传》:「死而非其罪,秦人怜之,乡邑皆祭祀焉。」
唐·柳宗元〈监祭使壁记〉:「圣人之于祭祀,非必神之也,盖亦附之教也。」
近祭奠 敬拜
英语to offer sacrifices to the gods or ancestors
德语Opferung (S), ein Opfer darbringen, opfern
法语faire un sacrifice
1、 清明节,祭祀节,携老幼,扫墓去,寄哀思,缅先人,燃香烛,荡纸钱,放爆竹,敬酒食,秉传统,尽孝道,忆往昔,念亲人,祈平安,佑家人。
2、 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
3、 菓属有六,而桃为下,祭祀不用,不登郊庙。
4、 隆重祭祀祖先,聚族而居钟鸣鼎食,是封建家族制度下重要的日常活动。
5、 可见,孔子也是把祭祀同治国安民的社会实践结合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