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横持长矛。指从军或习武。
⒉ 形容气概豪迈。
⒈ 横持长矛。指从军或习武。
引《南齐书·垣荣祖传》:“若 曹操、曹丕 上马横槊,下马谈论,此於天下可不负饮食矣。”
宋 辛弃疾 《念奴娇·双陆和陈仁和韵》词:“少年横槊,气凭陵、酒圣诗豪餘事。”
明 孙仁孺 《东郭记·为将军》:“横槊翩翩,年来竹枝长不按,蛇已变龙看,男儿真不凡。”
柳亚子 《南社会于虎丘》诗:“莫笑过江典午鯽,岂无横槊 建安 才。”
⒉ 形容气概豪迈。参见“横槊赋诗”。
引明 文徵明 《夜坐闻雨有怀子畏次韵奉简》:“用世已销横槊气,谋身未办买山钱。”
清 王士禛 《渔洋诗话》卷上:“﹝ 彭而述 ﹞诗多军中之作。如‘战垒荒城 蒙 段 外,华风边月 汉 唐 年’……此例数十句,皆有磨盾横槊之风。”
1、 斟酒举杯饮明月,横槊赋诗傲江湖。
2、 不然的话早就从军去了,横槊赋诗,博个出身也容易些。
3、 烽火连天的年代,遥想当年英雄迎风傲立,酾酒临江,横槊赋诗的万丈豪情,不禁亦要仰天长啸,一抒胸中之激荡。
4、 那东临碣石的一代枭雄,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即使岁月染白了他的须发,依旧能够高唱“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5、 方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