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旧时北京中元节夜沿运河所放之灯。
⒈ 旧时 北京 中元节夜沿 运河 所放之灯。
引清 潘荣陛 《帝京岁时纪胜·中元》:“每岁中元建盂兰道场,自十三日至十五日放河灯,使小内监持荷叶燃烛其中,罗列两岸,以数千计。”
清 富察敦崇 《燕京岁时纪·放河灯》:“运河 二闸,自端阳以后游人甚多。至中元日例有盂兰会,扮演秧歌、狮子诸杂技。晚间没河燃灯,谓之放河灯。”
⒈ 中元节夜晚沿河流放的灯。多以竹条与纸糊成,里面点上蜡烛及香,盛放在荷叶或木板、木筏上,随水漂流,借以引导、普度溺水的鬼魂。
引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放河灯》:「至中元日例有盂兰会,扮演秧歌、狮子诸杂技。晚间沿河燃灯,谓之放河灯。」
《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四》:「又值七月半盂兰会大斋时节。杭州年例,人家做功果,点放河灯。」
1、 中元节到了,愿我亲爱的朋友,放飞心中的河灯,点燃美好的愿望,迎来幸福的生活。烦忧全被击溃,一生大福大贵!
2、 当年,超度孤魂野鬼的一种重要风俗是“放河灯”,还有“放焰口”,据说都是作为对孤魂野鬼的超度和安抚。
3、 不放河灯,但要举办假面舞会,而且基本上都是些精灵鬼怪之类的脸谱。
4、 与我国传统历史文化关系密切的日本也非常喜欢放河灯。
5、 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