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端方合度的行步姿态。形容举动合乎规矩,一丝不苟。
⒉ 谓效法,摹拟。
⒈ 端方合度的行步姿态。形容举动合乎规矩,一丝不苟。
引《后汉书·郭镇传》:“汝南 有 陈伯敬 者,行必矩步,坐必端膝。”
南朝 梁 江淹 《哀千里赋》:“信规行之未旷,知矩步之已难。”
宋 叶适 《朝议大夫王公墓志铭》:“民不敢带刀,矩步而出。”
清 曹寅 《粤中丞送孔雀感其远怀》诗:“中庭矩步意难安,墙角梳毛雨渐乾。”
⒉ 谓效法,摹拟。
引清 周亮工 《题黄济叔摹泰山碑》:“间尝讶 晦翁 矩步圣贤,而其书乃学 阿瞒。”
⒈ 走路的步伐端正规矩。比喻言行举止皆合乎礼仪规范,一丝不苟。
引《后汉书·卷四六·郭躬传》:「汝南有陈伯敬者,行必矩步,坐必端膝。」
《文选·鲍照·舞鹤赋》:「指会规翔,临岐矩步。」
1、 每从两兄,晓夕温清,规行矩步,安辞定色,锵锵翼翼,若朝严君焉。
2、 我们要大胆改革,不能规行矩步。
3、 这个人一向规行矩步,派他去,你完全可以放心。
4、 今天,我们要勇于开拓、创新,不要老是规行矩步。
5、 他在工作中给人的印象是,一切都规行矩步,没有丝毫越轨之处。
6、 “我这几年一直都规行矩步,”她说,声音很低,几乎像说静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