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树拼音 :hán shù
寒树注音 :ㄏㄢˊ ㄕㄨˋ
繁体 :寒樹
⒈ 常绿而生寒的树。
例夹岸高山,皆生寒树。——南朝梁·吴均《与朱元思书》
英evergreen tree;
⒈ 寒天的树木;冷清凋残的树林。诗文中常以衬托冷落与萧条的环境气氛。
引南朝 梁 江淹 《杂体诗·刘太尉伤乱》:“千里何萧条,白日隐寒树?”唐 韦应物 《送崔叔清游越》诗:“远水带寒树, 閶门 望去舟。”前蜀 牛希济 《临江仙》词:“峭碧参差十二峯,冷烟寒树重重。”
1、寒树依微远天外,夕阳明灭乱流中。
2、由近而远堆叠的山峦,“折落有势”,山下寒树苍劲坚挺,势如铁帚,显示出范宽“写山真骨”,“与山传神”的精湛技艺。
3、寒树茕立湖畔,贮满那个春天的花朵、雨滴与鸟声。
4、乙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5、你又凭什么说寒树担任版主不會死水一潭?平衡就不會打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