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亦作“鸡头”。
⒉ 鸡的头。
⒊ 见“鸡头肉”。
⒋ 指鸡头摩寺。
⒈ 亦作“鷄头”。
⒉ 鸡的头。
引汉 应劭 《风俗通·祀典·雄鸡》:“病贼风者,作鸡散(治之)。东门鸡头可以治蛊。由此言之:鸡主以御死辟恶也。”
李準 《大年初一》:“别像往年那样,鸡头、鱼翅一大堆挤在一块,干部们到咱家,反而连句话也说不成。”
⒊ 见“鸡头肉”。
⒋ 指 鸡头摩寺。
引南朝 陈 徐陵 《东阳双林寺傅大士碑》:“妙道犹祕,机缘未适,弗降 鸡头,寧开 狼迹。”
吴兆宜 笺注引《法苑珠林》:“昔 天竺 鸡头摩寺 五通菩萨 往安乐界,请 阿弥陀佛,娑婆众生,愿生净土,无佛影像,顾力莫由,请垂降许,佛言:‘汝且往去,寻当现彼。’”
⒈ 鸡的头部。
例如:「斩鸡头」。
⒉ 芡实的别名。参见「芡实」条。
1、鸡头米可做药用,是一种很稀有的植物.
2、初秋的午后,煮上一小碗鸡头米,摆点冰糖撒点桂花,是最具苏州特色的下午茶。
3、杠猪、挂炉羊、清蒸江瑶柱、糖熘鸡头米、拌鸡丝儿、拌肚丝儿。
4、芡实,又称鸡头米,嫩的可以生吃,老的煮熟后才好吃,味道类似菱角。
5、江都七八月间,藕风香荷铺满塘,水红菱、鸡头米当新上市,街上每日都能看到推着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