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之拼音 :jiǎ zhī
假之注音 :ㄐ一ㄚˇ ㄓ
⒈ 假若。
引《荀子·正名》:“假之有人而欲南、无多,而恶北、无寡,岂为夫南者之不可尽也,离南行而北走也哉!”《荀子·性恶》:“假之人有弟兄资财而分者,且顺情性,好利而欲得,若是则兄弟相拂夺矣。”王引之 《经传释词》卷九:“之,犹‘若’也……《荀子·正名》篇曰:‘假之有人欲南而恶北。’《性恶》篇曰:‘假之有弟兄资财而分者。’‘假之’,皆谓‘假若’也。”《战国策·魏策四》:“假之得幸,庸必为我用乎?”
1、 如果天假之年,他的成就一定更为可观。
2、 我虽然90多岁了,但是天假之年,还有用得着我的地方,我很愿意尽力。
3、 “我虽然90多岁了,但是天假之年,还有用得着的地方,作为一名中国人,我愿意为中国出力。
4、 使天假之年,纵其所至,则其融哲史两方面,而特辟一境地,恢前业而开方来,非荫麟其谁属乎?
5、 使天假之年,穷究理要,博极群书,以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