苛察拼音 :kē chá
苛察注音 :ㄎㄜ ㄔㄚˊ
⒈ 以烦琐苛刻为明察。
引《庄子·天下》:“君子不为苛察。”《后汉书·鲁恭传》:“州郡好以苛察为政,因此遂盛夏断狱。”《旧唐书·杨恭仁传》:“﹝ 恭仁 ﹞务举大纲,不为苛察,戎夏安之。”《续资治通鉴·宋仁宗皇祐元年》:“自古为治,必戒苛察。”
⒈ 严求细察。
引《庄子·天下》:「君子不为苛察,不以身假物。」《史记·卷四八·陈涉世家》:「令之不是者,系而罪之,以苛察为忠。」
1、 圆融者无诡随之态,精细者无苛察之心,方正者无乘拂之失,沉默者无阴险之术,诚笃者无椎鲁之累,光明者无浅露之病,劲直者无径情之偏,执持者无拘泥之迹,敏炼者无轻浮之状。金缨
2、 融年少,为政好新奇,贵苛察;申绍数规正,导以宽和,融虽敬之,未能尽从。
3、 王仲先性苛察,素知左、右军多积弊,及为中尉,钩校军中钱谷,得隐没为奸者,痛捶之,急征所负,将士颇不安。
4、 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