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即莺。流,谓其鸣声婉转。
⒈ 亦作“流鸎”。即莺。流,谓其鸣声婉转。
引南朝 梁 沉约 《八咏诗·会圃临东风》:“舞春雪,襍流鶯。”
宋 晏殊 《酒泉子》词:“春色初来,徧拆红芳千万树,流鸎粉蝶鬭翻飞。”
明 谢谠 《四喜记·冰壶重会》:“春昼日迟迟,朝罢身无事,流鶯百囀度高枝,不觉添诗思。”
清 龚自珍 《高阳台》词:“问春人,知否园亭,啼徧流鶯。”
⒈ 本指四处飞翔鸣唱的黄莺鸟。唐·张乔〈送友人往宜春〉诗:「远道空归去,流莺独自闻。」后引申为指流动拉客的性工作者。
例如:「经过妥善处理之后,这个地区已经不再有流莺的踪迹了。」
1、 满路旋丝飞絮,韶光将暮。此时谁与说新愁,有百啭、流莺语。
2、 羌管一声何处曲,流莺百啭最高枝。
3、 柳丝长,桃叶小,深院断无人到。红日淡,绿烟轻,流莺三两声。雪香浓,檀晕少,枕上卧枝花好。春思重,晓妆迟,寻思残梦时。温庭筠
4、 流莺窗外啼声巧,睡未足,把人惊觉。翠被晓寒轻,宝篆沉香袅。宿醒未醒宫娥报,道别院笙歌会早。试问海棠花,昨夜开多少?洪昇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