疲弊拼音 :pí bì
疲弊注音 :ㄆ一ˊ ㄅ一ˋ
⒈ 见“疲敝”。
⒈ 人力、物力受到消耗而困乏不足。也作「疲敝」、「罢敝」、「罢弊」。
引《五代史平话·唐史·卷上》:「使不得休息,乘其疲弊,可一举而灭之也。」《三国演义·第二三回》:「兵起连年,百姓疲弊,仓廪无积,不可复兴大军。」
1、1932年,有感于国弱民穷,教育疲弊,春节后,当时旅穗的桂籍有识之士在“教育救国”思想影响下,提议筹办广州私立培桂中学,校址定在广西会馆。
2、师出历年,百姓疲弊,仓庾无积,赋役方殷,此国之深忧也。
3、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4、东晋政权初建之时,兵荒马乱,生民涂炭,国力空虚疲弊,权臣王敦等作威作福,东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