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术拼音 :rú shù
儒术注音 :ㄖㄨˊ ㄕㄨˋ
繁体 :儒術
⒈ 先秦儒家的学说、原则、思想。
英Confucian learning;
⒈ 儒家的原则、学说、思想。
引《墨子·非儒下》:“胜将因用儒术令士卒曰:‘毋逐奔,揜函勿射。’”《史记·封禅书》:“竇太后 治 黄 老 言,不好儒术。”唐 韩愈 《石鼓歌》:“方今太平日无事,柄任儒术崇 丘 軻。”严復 《论中国教化之退》:“废封建而置郡县,黜儒术而任名法。”
⒈ 儒家的学术思想。
引《荀子·富国》:「故儒术诚行,则天下大而富、使而功。」
1、公孙弘之阿谀取宠而缘饰以儒术,可谓儒学演变为儒术这一过程之终结,然考其开始与其过程,则可谓是儒学在当时世风之影响下,与诸子百家融合的过程,而开其端者,则即是荀子。
2、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孔子定于一尊,儒家思想成了正统思想。
3、大一统归于思想层面主要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4、董仲舒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在这一过程中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