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汉班婕妤《怨歌行》:“新裂齐纨素,皎洁如霜雪。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常恐秋节至,凉风夺炎热。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絶。”后因以“秋扇”比喻妇女年老色衰而见弃。
⒉ 秋日团扇。
⒈ 后因以“秋扇”比喻妇女年老色衰而见弃。
引汉 班婕妤 《怨歌行》:“新裂 齐 紈素,皎洁如霜雪。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常恐秋节至,凉风夺炎热。弃捐篋笥中,恩情中道絶。”
南朝 梁 刘孝绰 《班婕妤怨》诗:“妾身似秋扇,君恩絶履綦。”
唐 范摅 《云溪友议》卷十:“旧宠悲秋扇,新恩寄早春。”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阿纤》:“君无二心,妾岂不知;但众口纷紜,恐不免秋扇之捐。”
⒉ 秋日团扇。
引南朝 梁元帝 《锺山飞流寺碑》:“月如秋扇,花疑春雪。”
唐 褚亮 《奉和望月应魏王教》:“落影临秋扇,虚轮入夜弦。”
明 何景明 《七夕》诗:“楼台送暑催秋扇,关塞迎寒起暮砧。”
⒈ 比喻色衰失宠的弃妇,或过时失去效用的事物。参见「秋扇见捐」条。
引南朝梁·刘孝绰〈班婕妤怨〉诗:「妾身似秋扇,君恩绝履綦。」
1、旧社会丈夫当大官后,妻子就害怕一旦色衰秋扇见捐。
2、班婕妤黯然神伤,低声说道“:只怕花容一谢,秋扇见捐,就不能再侍侯在陛下左右了。”。
3、招式变化繁杂秋扇见捐、秋毫之末、秋风扫落叶、秋毫无犯,终于破网,向残血刺去。
4、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西风悲画扇,这说的是班婕妤秋扇见捐的事吧,此诗甚妙。
5、现代呢?这些自然都秋扇见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