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忧伤的容色。参见:戚容。
⒈ 忧伤的面色。
引《左传·昭公十一年》:“君无慼容,不顾亲也。”
晋 陆机 《吊魏武帝文》:“矫慼容以赴节,掩零泪而荐觴。”
忧伤的容色。 《礼记·杂记下》:“子贡 问丧,子曰:‘敬为上,哀次之,瘠为下;颜色称其情,戚容称其服。’”
《旧唐书·卢从史传》:“比丁家祸,曾无戚容,行弃人伦,孝亏天性。”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婴宁》:“虽故逗,亦终不笑,然竟日未尝有戚容。”
⒈ 哀伤的表情。
引《旧唐书·卷一三二·卢从史传》:「比丁家祸,曾无戚容,行弃人伦,孝亏天性。」
《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七》:「府尹道:『你儿子昨夜已打死了。』吴氏毫无戚容,叩头道:『多谢爷爷做主!』」
1、接着又骤然满脸戚容,一边重新使劲切面包,一边用嘶哑刺耳的声音吼着。
2、看着身子瘦小、满脸戚容的毛罗健,李国武不由得感到心疼。
3、北京永定门最高人民法院*访接待中心一拨又一拨面带戚容的人流,无声地注解着这三个字。
4、淫雨霏霏,戚容楚楚兮长歌当哭;日星隐曜,孤冢凄凄兮老树啼鸦。
5、参加村子的丧礼,见子女在棺材前后,并无戚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