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词典

蓑衣(suō yī)的意思

蓑衣

蓑衣拼音 :suō yī

蓑衣注音 :ㄙㄨㄛ 一

词性 :名词


词语解释

蓑衣[ suō yī ]

⒈  用棕榈皮编成的雨衣。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唐·张志和《渔歌子》

straw rain cape coat;

引证解释

⒈  用草或棕制成的、披在身上的防雨用具。

晋 葛洪 《抱朴子·钧世》:“至於罽锦丽而且坚,未可谓之减於蓑衣。”
唐 刘禹锡 《插田歌》:“农妇白紵裙,农夫緑蓑衣。”
《红楼梦》第四五回:“一语未尽,只见 寳玉 头上戴着大箬笠,身上披着蓑衣。”
峻青 《老水牛爷爷》:“实在是瞌睡不过了的时候,他就把蓑衣在堤坡上一辅,闭一闭眼睛。”

国语辞典

蓑衣[ suō yī ]

⒈  蓑草编成的雨衣。也作「蓑衣」。

《红楼梦·第四五回》:「只见宝玉头上戴著大箬笠,身上披著蓑衣。」

英语woven rush raincoat

法语imperméable de paille

蓑衣造句更多∨


1、小穗,小穗状花序:禾草或蓑衣草所特有的一种小的或次级的穗,具有数目不等的由一至二片鳞状苞片衬托的渐少的小花。

2、随着湖泊、水塘全部冰封,蓑衣草披上了薄薄的一层雪衣,也许偶而能见到一只好奇的北极幼狐慢跑着越过苔原。

3、正听着一众盗胡侃,一个穿着蓑衣草鞋的兄弟突然急匆匆跑回来,一进来就气喘吁吁道:“公子,有人……”。

4、耳朵河子的蓑衣草低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