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和拼音 :suí hé
绥和注音 :ㄙㄨㄟˊ ㄏㄜˊ
繁体 :綏和
⒈ 安和。
引《魏书·赵逸传》:“久之,拜寧朔将军、 赤城 镇将,绥和荒服,十有餘年,百姓安之。”唐 司空图 《太尉瑯琊王公河中生祠碑》:“内则颁宣朝旨,外则镇抚人心,竟用绥和,到今繄赖。”清 姚莹 《噶玛兰台异记》:“黔首绥和,文身向化。”
1、 我决定:用一种智慧绥和天与地的抗争。穿裤子的云
2、 绥和元年,他与五位好友远赴长安,参加汉廷为招贤纳才举办的取仕大典。
3、 绥和二年,哀帝复置,但为司隶,冠进贤冠,属大司空,比司直。
4、 成帝绥和元年(前8),采纳何武的建议,将御史大夫改为大司空,又把大司马、大司空的俸禄提高到与丞相相等,确立起大司马、大司空和丞相鼎足而立的三公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