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报告典礼或大会的进行程序的人。
英master of ceremonies;
⒈ 官名。 《周礼·秋官》有司仪,负责接待宾客的礼仪。 北齐 有司仪署, 隋 唐 因之,属鸿胪寺,掌凶礼丧葬之事。 宋 以后不设。 明 代之司仪主管陈设引奏礼仪, 清 废。参阅《通典·职官八》、《明史·职官志三》。
⒉ 举行典礼时报告进行程序的人。
引吴晗 《哭公朴》:“拿了通电宣言的底稿,到处奔走,邀约签名的有 公朴,办印刷、分发的有 公朴,主持《民主周刊》的有 公朴,有些会场中当司仪的还是 公朴。”
⒊ 谓举行典礼或大会时报告进行程序。
引陈残云 《山谷风烟》第三九章:“他代表工作队,按着主席团的布置,负责大会的司仪。”
⒈ 职官名。《周礼》秋官之属,掌理接待宾客的礼仪。北魏置司仪官,北齐改司仪署,隋唐沿置。
⒉ 在典礼中赞礼及报告进行程序的人。
1、七夕舞会。时间:七月初七晚七点七分。主持:月老;司仪:群星;嘉宾:痴男怨女,善男信女。形式:自行组队,先数星星再开碰头会,不见不散,非诚勿扰!
2、司仪:首先请新郎发表一个热情的洋溢的就职演说.
3、当时,和太子司仪郎来济俱以文翰见重,时称来李。
4、提到他钦点传闻中得宠的崔建邦拍档任司仪?
5、头发一丝不乱的地方电视台主播充当司仪.
6、婚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