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古人饮宴时铺设坐席。
⒉ 铺设席褥。
⒊ 设馆授徒,出任教席。
⒈ 古人饮宴时铺设坐席。参见“设筵”。
引《诗·大雅·行苇》:“肆筵设席,授几有缉御。”
毛 传:“设席,重席也。”
后因以“设席”指设宴,置办酒席。 《晋书·皇甫谧传》:“礼不墓祭,但月朔於家设席以祭,百日而止。”
《儒林外史》第十回:“次日, 蘧公孙 上厅谢亲,设席饮酒。”
⒉ 铺设席褥。
引《史记·孙子吴起列传》:“起 之为将,与士卒最下者同衣食,卧不设席,行不骑乘,亲裹分赢粮,与士卒分劳苦。”
⒊ 设馆授徒,出任教席。
引清 昭槤 《啸亭续录·韩旭亭》:“忆丙午间,师尝设席余邸……今思之,深有愧师教也。”
⒈ 设置座位。
⒉ 准备宴席。
例如:「他们在自家设席宴请亲友。」
1、次日,蘧公孙上厅谢亲,设席饮酒。席终,归到新房里,重新摆酒,夫妻举案齐眉。
2、单身数载终脱离,今日步入婚殿堂,设席摆宴请亲友,特邀朋友来见证,你的祝福很重要,不要推辞定要来,你若不来我不结。
3、调笑未毕,酒肴已备,即设席于花下,四人传杯换盏,极尽欢噱.
4、街道两旁,早已别府衙清场,只见的彩棚高搭,设席张筵,和音奏乐,俱是各家路祭。
5、共度良宵,祭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