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公开谴责,用语言文字讨伐。
例声讨敌人罪行。
英denounce; condemn;
⒈ 谴责罪行,加以讨伐。
引《清史稿·安和亲王岳乐传》:“以 三桂 悖逆反覆,将募兵声讨, 三桂 死,乃止。”
郭沫若 《中国史稿》第三编第八章第一节:“次年三月,北府兵将领 刘裕、刘毅、何无忌 等从 京口、广陵 起兵,声讨 桓玄。”
⒉ 指公开谴责(敌人的罪行)。
引吴晗 《朱元璋传》第三章二:“朱元璋 竟然站在他所反对的 元 朝政府立场声讨敌人了,由此也可以看出 朱元璋 这一方面实在举不出 张士诚 什么罪状。”
⒈ 声明罪状而加以讨伐。
例如:「声讨叛逆」。
1、他们在大会中,义愤填膺地声讨敌人。
2、斗争会上,群众纷纷上台声讨这个杀人如麻的土匪头子,强烈要求人民政府判处他死刑,立即枪毙。
3、一小群中国示威者在北京日本大使馆外声讨这一交易.
4、不需要倾诉,不需要安慰,不需要批判,不需要声讨,独自做回顾。朋友不能陪你看完,但会在门口等你散场,然后傻笑着去新的地方。张嘉佳
5、因被摄像头拍下把一只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