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旧称地方上的绅士和年老有声望的人。
⒈ 旧称地方上的绅士和年老有声望的人。
引清 潘荣陛 《帝京岁时纪胜·十一月冬至》:“绅耆庶士,奔走往来。”
清 曾国藩 《复彭丽生书》:“故急急访求各州县公正绅耆,佐我不逮。”
沙汀 《在其香居茶馆里》:“而 邢大老爷,那位全县知名的绅耆,可以使这控告成为事实,也可以打消它。”
⒈ 地方上的绅士和年老有德望的人。
引《福惠全书·卷三〇·庶政部·申报灾伤》:「或阖境为灾,或偏隅受害,里地公呈举报,便须传集绅耆共议。」
1、地方绅耆的义举得到了官府在资金上的支持,当时长芦盐运使金洙拨款生息用于书院支出,天津府县衙门捐施地以供师生开支。
2、彼时,巨幅招贴画、走马转角楼、茶馆戏院、商民绅耆,百年前的商业场,南来北往,热闹非凡。
3、各乡各镇在三百家以上者,由教官遴造公平之生监绅耆,亦筹经费置立公所,按期宣讲,听讲者授以餐。
4、昌衡跟着邀请军政府原官员及当地绅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