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泻拼音 :tù xiè
吐泻注音 :ㄊㄨˋ ㄒ一ㄝˋ
繁体 :吐瀉
词性 :动词
⒈ 又吐又泻。
英vomiting and diarrhoea;
⒈ 呕吐与腹泻。
引明 郎瑛 《七修类稿·事物·王孔多寿》:“御史 金灿 尝暑天与之饮食,见其食之无节,遂至吐泻。”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百病主治药·霍乱》:“桑白皮,止霍乱吐泻。”《医宗金鉴·张仲景<伤寒论·霍乱>》“呕吐而利,此名霍乱”集注:“轻者只曰吐泻,重者挥霍撩乱,故曰霍乱。”
⒈ 呕吐及腹泻。
例如:「吃了不新鲜的食物,会令人吐泻。」
1、 伤风感冒,咳嗽痰多,身热发烧,泄呕吐泻,夜啼惊跳。
2、 花椒性热,有止痛、杀虫作用,可防治脘腹冷痛、吐泻、蛔虫病、水肿和小便不利等症。
3、 夏月不问老少吃暖物,至秋不患霍乱吐泻,腹中常暖,血气壮盛,诸疾不生。
4、 四逆汤中附草姜,四肢厥冷急煎尝,腹痛吐泻脉微细,急投此方可回阳。
5、 多用于湿滞伤中,脘痞吐泻,食积气滞,腹胀便秘,痰饮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