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学识渊博,贯通古今的人。
例非通人达才,孰能注意焉。——《史记·田敬仲完世家赞》
英person of wide knowledge and sound scholarship;
⒈ 学识渊博通达的人。
引《庄子·秋水》:“当 桀 紂 而天下无通人,非知失也。”
王先谦 集解:“贤人皆隐遁,非其智失也。”
汉 王充 《论衡·超奇》:“博览古今者为通人。”
唐 贾岛 《即事》诗:“心被通人见,文叨大匠称。”
郭沫若 《文艺论集·批评与梦》:“我不想去把 欧洲 诸大批评家的名论卓说抬来使我这篇论文增加几分富贵气象,使读者看了五体投地,以为我是博览群书的通人。”
引汉·王充《论衡·超奇》:「通书四篇以上,万卷以下,弘畅雅言,审定文读,而以教授为人师者,通人也。」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论说》:「所以通人恶烦,羞学章句。」
1、 而今我国政通人和百业兴旺。
2、 勤政廉政政通人和,亲民爱民民康物阜。
3、 如今正值盛世,举国上下政通人和,五湖四海安居乐业。
4、 既要防止权力过分集中,也要防止职责不清、政通人和,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各机构互相监督,运转有序。
5、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6、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杯具啊,发现自己以前背的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