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铜制品上的一种气味,铜钱上的臭味,讽刺只看重金钱,不重人情的人。
英the stink of money; profit-before-everything mentality;
⒈ 铜钱的臭气。原用来讥讽用钱买官或豪富者。后常用来讥讽唯利是图的人。
引《后汉书·崔寔传》:“烈 时因傅母入钱五百万,得为司徒…… 烈 於是声誉衰减。久之不自安,从容问其子 钧 曰:‘吾居三公,於议者何如?’ 钧 曰:‘大人少有英称,歷位卿守,论者不谓不当为三公;而今登其位,天下失望。’ 烈 曰:‘何为然也?’ 钧 曰:‘论者嫌其铜臭。’”
唐 李商隐 《为桂州卢副使戡谢聘钱启》:“丙科擢第,未全染于桂香;盛府崇知,却自惊于铜臭。”
宋 梅尧臣 《和范景仁王景彝<殿中杂题三十八首>并次韵·诗癖》:“试看一生铜臭者,羡他登第亦何频。”
明 沉采 《千金记·遇仙》:“呀,笑杀人间铜臭。”
巴金 《谈<憩园>》:“他们吐出了那么多的铜臭,教人给憋得透不过气来。”
⒈ 本指铜钱的臭味,后用以指钱或讥讽富人。
引唐·皮日休〈吴中苦雨因书一百韵寄鲁望〉诗:「吴中铜臭户,七万沸如臛。」
⒉ 讥讽用钱买官的人。参见「崔烈铜臭」条。
引《幼学琼林·卷三·珍宝类》:「崔烈以钱买官,人皆恶其铜臭。」
1、 商贾之事,铜臭熏天,未见其本事。
2、 3月20日,这名“铜臭熏天”的法院院长被提起公诉。
3、 这里就如酒池肉林,铜臭熏天,甚至那些表演着单纯的哥哥妹妹们暗地里干着令人反胃的勾当。
4、 如今的寺庙,高香熊熊、铜臭熏天。
5、 可谓“大”也;细看,学术造假,衙门气息,铜臭熏天……可谓无“学”也。
6、 很多地方为了开发旅游业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