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赞叹称赏。
英admire; express admiration for;
⒈ 赞叹称赏。
引《晋书·刘元海载记》:“﹝ 刘渊 ﹞七岁遭母忧,擗踊号叫,哀感旁邻,宗族部落咸共叹赏。”
唐 寒山 《诗》之十五:“谁当来叹赏,樵客屡经过。”
《老残游记》第二回:“正在叹赏不絶,忽听一声渔唱。”
赞赏。 宋 司马光 《次韵和吴冲卿秋意》之一:“忽闻秋兴篇,嘆赏几絶倒。”
《平山冷燕》第二回:“天子大加嘆赏,因向 山显仁 説道:‘卿女一稚子耳,便能应对详明如此,真可羡也,皆卿之教养有方也。’”
清 王韬 《淞隐漫录·心侬词史》:“歌声既发,响遏行云,荡魄回肠,令人之意也消, 程 聆之不禁击节嘆赏,倾倒弗置。”
艾芜 《人生哲学的一课》:“但我一天来已没有吃饭了,实在提不起闲情逸致来叹赏这些吃饱饭的人所作的好东西。”
⒈ 赞赏。
引《新唐书·卷一〇八·刘仁轨传》:「对曰:『仁轨之辞,非臣所能。』帝叹赏之。」
《文明小史·第三五回》:「六人上岸闲游,山水佳丽,街道洁净,觉得胜中国十倍,大家叹赏不绝。」
1、他的钢琴演奏如此优美,听的人无不击节叹赏。
2、聂杰人等击节叹赏:“虽然简单,确实妙计”。
3、在一次雅集中,王安石拿出自己新作的《明妃曲二首》,众人传看一过,无不击节叹赏。
4、成了清代著名的学者,名震京师,当时一批大学问家和名公卿,如纪昀、钱大昕、王鸣盛、卢文弨、王昶、朱筠等竞相与他结交,叩其学、听其言、观其书,莫不击节叹赏。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