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刑罚公正清明。语本《易·豫》:“圣人以顺动,则刑罚清而民服。”
⒈ 刑罚公正清明。
引语本《易·豫》:“圣人以顺动,则刑罚清而民服。”
《汉书·叙传下》:“我德如风,民应如屮,国富刑清,登我 汉 道。”
唐 苏鹗 《杜阳杂编》卷中:“是以进善黜恶,俗泰刑清而天下风化矣。”
明 无名氏 《玉环记·延赏庆寿》:“奉命来守西 蜀,且喜刑清政简,盗息民安。”
⒈ 断案清明而能省却刑罚。
引《文选·何晏·景福殿赋》:「庶事既康,天秩孔明,故载祀二三,而国富刑清。」
《文选·王巾·头陁寺碑文》:「择方城之令典,酌龟蒙之故实,政肃刑清,于是乎在。」
1、 安太爷做了一年嘉兴县令,倒是政简刑清,上司很说他能干。
2、 在封建社会,人民总盼望有个清官,能政简刑清。
3、 刑事审判方面,芜湖中院顺应盛世“政简刑清”的特点,着力推进“缓判考察”制度、“刑事和解”制度,始终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
4、 其为官政简刑清,节俭奉公,勤修武备,保境安民,故为民所称颂,为同僚所敬佩,里人遂立祠奉祀至今。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