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西斜的落月。
⒉ 喻女子的眉毛。
⒈ 西斜的落月。
引《乐府诗集·清商曲辞一·子夜四时歌秋歌八》:“凉风开窓寝,斜月垂光照。”
唐 张若虚 《春江花月夜》诗:“斜月沉沉藏海雾, 碣石 瀟湘 无限路。”
清 龚自珍 《导引曲》词之二:“怊悵緑梅花下路,半襟斜月不知寒,凤屧过阑干。”
茅盾 《子夜》三:“她们这一伙,满脑子是俊伟英武的骑士和王子的影像,以及海岛、古堡、大森林中,斜月一楼,那样的‘诗意’的境地。”
⒉ 喻女子的眉毛。
引明 叶小鸾 《艳体连珠·眉》:“独写春山,入 锦江 而望远;双描斜月,对寳镜而增妍。”
1、驿路侵斜月,溪桥度晓霜。短篱残菊一枝黄。正是乱山深处、过重阳。旅枕元无梦,寒更每自长。只言江左好风光。不道中原归思、转凄凉。吕本中
2、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3、醉别西楼醒不记,春梦秋云,聚散真容易。斜月半窗还少睡,画屏闲展吴山翠。衣上酒痕诗里字,点点行行,总是凄凉意。红烛自怜无好计,夜寒空替人垂泪。晏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