逾墙拼音 :yú qiáng
逾墙注音 :ㄩˊ ㄑ一ㄤˊ
繁体 :逾牆
⒈ 亦作“逾墙”。
⒉ 跳越墙垣。
⒊ 偷情。
⒈ 亦作“踰墙”。
引《左传·襄公二十五年》:“公踰墙,又射之,中股,反队,遂弑之。”《警世通言·崔衙内白鹞招妖》:“禄山 矫捷非常,踰墙逃去。”徐玉诺 《一只破鞋》:“那时城里的人都以为是匪将进门了,大家乱逾墙奔避。”
⒊ 偷情。参见“逾墙钻穴”。
引《二刻拍案惊奇》卷九:“拟作夜谈,各陈所愿。固不为投梭之拒,亦非效逾墙之徒。”
⒈ 跳墙。指不合礼法。
引《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九》:「罗女生同月日,曾与共塾而作书生,幼谦契合金兰,匪仅逾墙而搂处子。」
1、这些游手好闲,净干些逾墙钻穴的事,很不正派。
2、王实甫杂剧中让后人聚讼纷纭的逾墙疑案,揆之具体情境和它的源流,应该是不成其为问题的。
3、兄留夫人独居,难保无逾墙钻穴之事。
4、萧坦之宅在东府城东,遥光遣人掩取之,坦之露袒逾墙走向台。
5、‘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钻穴隙相窥,逾墙相从,则父母、国人皆践之。
6、因不为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