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引诱敌方投降。
英lure sb.into surrender; blandish ments to bring about capitulation;
⒈ 引诱敌方投降、归顺。
引《后汉书·冯衍传上》:“永 遣弟 升 及子壻 张舒 诱降 涅城。”
宋 叶适 《运使直阁郎中墓志铭》:“大渡河 侧有聚落曰 三村,居民百餘家,素为 羌 乡导,贼资以入寇。公诱降之,徙於内地。”
毛泽东 《揭破远东慕尼黑的阴谋》:“继之而来的必然是诱降活动。”
⒈ 引诱敌人投降。
例如:「守城将领坚拒敌方诱降,依然固守阵地。」
1、诱降者见他说的话大义凛然,口气坚决,便不再劝阻了。
2、在狱中,面对敌人的严刑和诱降,他正气凛然,坚贞不屈。
3、它对于中国,则是对共产党“扫荡”,对国民党诱降。
4、*共对于*弯间谍特工最常用的一招就诱降,俗话叫招安。
5、因此,鬼子针对国民党,采取了诱降为主的策略,而加紧了对敌后根据地的进攻。
6、《答张弘范》是文公拒绝张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