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幽隐之人;隐士。指幽居之士。
⒈ 幽隐之人;隐士。
引《易·履》:“履道坦坦,幽人贞吉。”
孔颖达 疏:“幽人贞吉者,既无险难,故在幽隐之人守正得吉。”
《后汉书·逸民传序》:“光武 侧席幽人,求之若不及。”
清 顾炎武 《与胡处士庭访北齐碑》诗:“策杖向郊坰,幽人在巖户。”
⒉ 指幽居之士。
引宋 苏轼 《定惠院寓居月夜偶出》诗:“幽人无事不出门,偶逐东风转良夜。”
⒈ 幽隐山林的人。
引《文选·班固·幽通赋》:「梦登山而迥眺兮,觌幽人之髣髴。」
唐·韦应物〈秋夜寄丘二十二员外〉诗:「空山松子落,幽人应未眠。」
1、亭台具旷土之怀,斋阁有幽人之致。文震亨
2、昨日青春去,晚峰尚含妍。虽留有馀态,脉脉防忧煎。幽人惜时节,对此感流年。
3、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空山松子落,幽人应未眠。韦应物
4、空山松子落,幽人应未眠。
5、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6、夫服人之心,高上酋贵不以骄人,聪明圣知不以幽人,勇猛强武不以侵入,齐给便捷不以欺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