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罪拼音 :yí zuì
疑罪注音 :一ˊ ㄗㄨㄟˋ
⒈ 证据不足,难以量刑之罪。
引《后汉书·鲁恭传》:“小吏不与国同心者,率入十一月得死罪贼,不问曲直,便即格杀,虽有疑罪,不復讞正。”《魏书·刑罚志》:“汉武 时,始启 河 右四郡,议诸疑罪而謫徙之。”唐 虞世南 《赋得慎罚》:“政宽思济猛,疑罪必从轻。”
1、可惜,与作为现代刑事诉讼原则的“疑罪从无”,“罪疑惟轻”仍然是背道而驰。
2、罪疑惟轻,功疑惟重,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疑罪从无。
3、在“疑罪从无”成为全社会司法共识的当下,能否诚实面对过去“疑罪从有”、“疑罪从轻”等产生的诸多申诉案件,正考验着安徽司法机关公正司法的决心。
4、落实罪刑法定、疑罪从无等法律原则,各级法院对518名公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