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补拼音 :yí bǔ
遗补注音 :一ˊ ㄅㄨˇ
繁体 :遺補
⒈ 唐代拾遗、补阙同是谏官,因其职掌相同,故并称之。
⒈ 唐 代拾遗、补阙同是谏官,因其职掌相同,故并称之。
引唐 白居易 《大官乏人策》:“丞郎给舍之材,选於御史遗补郎官。”宋 田锡 《论军国机要朝廷大体》:“给諫既不敢违上旨,遗补又不敢贡直言。”清 钱大昕 《十驾斋养新录·官名地名从省》:“唐 人称拾遗、补闕曰遗补。”
1、 老师给学生拾遗补阙,使他们顺利通过考试.
2、 尽管马先生对此诗已作了精当的考释,但拾遗补阙,尚可贡献一二于马先生灵前。
3、 贞观中,累迁谏议大夫,拾遗补阙,有诤臣之风。
4、 戏美人,撷红采绿;游江山,拾遗补阙。
5、 这位七十多岁的老编辑,一生致力于辞书的编辑出版,退休后还一直在做拾遗补阙的工作。
6、 本德谈到他在创作中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