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比喻卑屈柔顺之态。
⒉ 犹曳尾。参见“摇尾涂中”。
⒈ 比喻卑屈柔顺之态。
引汉 司马迁 《报任少卿书》:“猛虎在深山,百兽震恐;及在槛穽之中,摇尾而求食,积威约之渐也。”
唐 骆宾王 《狱中书情通简知己》诗:“入穽方摇尾,迷津正曝腮。”
宋 唐庚 《次勾景山见寄韵》:“但觉转喉都是讳,就令摇尾有谁怜。”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申氏》:“余父执皆世家,向以摇尾为羞,故不屑以相求也。”
⒉ 犹曳尾。参见“摇尾涂中”。
⒈ 卑躬屈膝、巴结讨好的样子。
引唐·骆宾王〈幽絷书情通简知己〉诗:「入穽先摇尾,迷津正曝腮。」
《聊斋志异·卷一〇·申氏》:「余父执皆世家,向以摇尾为羞,故不屑以相求也。」
1、 有尊严的人,不奴颜媚骨,有尊严的人,不摇尾乞怜,有尊严的人,不妄自菲薄。
2、 小狗正向拿着骨头的我摇尾乞怜。
3、 对于公众的健康,我们的媒体更像是一条摇尾乞怜的哈巴狗,而不是忠实的看门狗。
4、 她蜷缩在地上,象只摇尾乞怜的狗。
5、 为了得到这个职位,他在长官面前极尽摇尾乞怜之能事。
6、 他认为他应该象个绅士,不屑为了几个钱,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