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旧指西式枪支。
⒈ 旧指西式枪支。
引《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六回:“况且他洋枪在手,只要把机簧一扳,就不是好顽的了。”
丁玲 《母亲》四:“就在那天夜晚,果真起了事,就在考棚那边,传来一阵零落的洋枪声。”
⒈ 武器名。用火药发射子弹射击。由西洋传入我国,故称为「洋枪」。也作「洋鎗」。
引《老残游记·第四回》:「那强盗抢过之后,打著火把出城,手里拿著洋枪,谁敢上前拦阻。」
《文明小史·第四三回》:「几十匹马,骑马的都是武官,一个个手里拿著六响的洋枪,或雪亮的钢刀。」
1、摘要常胜军是太平天国运动时期出现的规模最大的一支洋枪队,在该军合法化以后,清政府对它给予了足够的重视.
2、薛家村此次共出动800余人,几乎是清一色的洋枪队,但薛城、薛青却是骑马带着一小队人,看来是想手刃姬子轩。
3、到了1862年8月,洋枪队已被慈禧封为“常胜军”,领饷官兵6500余名,加上辅助人员超过12000名。
4、周大财率领的洋枪队马上就地半蹲